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最开始那会儿一点影响都没有的小家伙了。对于公使馆来说,直接强压,也不是什么好选择了。就在他抛出那些暴论之后的第三天,一个大佬就蹦出来,公开支持李谦的暴论。这个大佬在欧洲,甚至在中国都相当的有影响,这个大佬是个英国人,叫做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
罗素先生是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甚至有人说,他是自亚里士多德之后的最后一个跨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全领域专家。
罗素先生是数学家,1903年他提出的罗素悖论几乎将整个的数学都掀了个底朝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罗素先生也是个喜欢放暴论的人。(而且不仅限于自然科学领域)只不过自然科学界在对待动摇他们的基础的人的时候,态度和教会什么的是截然相反的。如果你推翻了前代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或者生物学家什么的理论,让整个的理论的基础都因此而变化,那你就是整个科学界的英雄。但是在教会那边,你就是 “可诅咒的异端”、“邪恶的异教徒”、“把灵魂卖给了魔鬼的巫师”,统统该让宗教裁判所来给你们送个温暖。
李谦的暴论中,有一点非常的对罗素的胃口,那就是对教会的攻击。罗素先生一向特别的反对教会,反对基督教。这位先生后来还专门出了个反对基督教的论文集,叫做《我为什么不是基督徒》。而且在公开演讲的时候,只要有机会,就总要顺带着骂几句基督教。
罗素主张人们真正信仰上帝的原因并非由于理智的论点,而是从儿童时代起就受到的熏陶。罗素还质疑耶稣的道德水平,他认为,因为耶稣宣称有地狱,而且要将大多数人投入地狱,所以耶稣本人就不是个什么有道德的好人;至于教会,罗素先生更是认为它们从古到今一直是世界道德进步的主要敌人。
正因为这样的公开的,毫不掩饰的,到处可见的反基督教态度,所以罗素死后,居然躲过了很多在自然科学方面做出过伟大贡献的科学家们的普遍遭遇——在死后突然就信上帝了。在后世,爱因斯坦早就信了上帝,霍金才刚刚死了没多久,就已经有人在传他信上帝了;而杨振宁先生信上帝的故事大概也已经在编排当中了,只等他什么时候去世,就可以出来宣传他也是基督徒了。只有罗素先生,因为反基督教的暴论出得多,搞得教会都不好意思拿他来做宣传了。
当然,这也说明基督教在这个方面实在是业务不精,对比一下他们的历史更为悠久的东方同行,他们的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在遥远而古老的东方,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文公激烈地反对佛教,甚至扬言要将佛教的创始人挫骨扬灰。然而等韩文公一死,就立刻有佛教徒跳出来,编出什么韩愈最后悔过了,大彻大悟了,皈依我佛了之类的一大堆东西出来。你看看——所以说你们基督教还是太年轻,太幼稚,还需要好好学习。
大概是因为共同的爱好(就是不知道是放暴论的爱好,还是反对基督教的爱好,但是肯定不是吃鲱鱼罐头的爱好),所以罗素在一看到李谦的暴论之后,立刻就站了出来。据说他一晚上没睡觉,就让《我为什么不是基督徒》这篇文章提前了好几年,而且变得比原来的更加激烈。另外,在文章的第一段中,罗素先生还感谢了李谦对自己的启发。
罗素先生的影响力自然不是小小的李谦能够比的,于是整个风波居然就从巴黎一家伙扩大到了整个欧洲。作为首先掀起这风波的家伙,李谦也顺带着出了名。
“原本打算靠着学术研究出名的,结果却因为放暴论出了名。这也算是无心插柳了吧?
罗素先生的介入,又带来另一个后果,那就是右翼和李谦讲和的意愿下降了。如果讲和能把事态控制住,那才有讲和的必要,但是既然罗素都下场了,那事情就不是和李谦讲和能够控制的了。
不过如果能让李谦反戈一击,那倒是很有价值的,只是中国驻法国公使馆里面的家伙,都是些做事情拖拖拉拉,一杯咖啡,一根雪茄,一张报纸就能看一整天的家伙,办事效率低得令人发指。所以,有些有心人最后还是找到了曾琦,让他来做个中间人,看看能不能和李谦就反戈一击的事情来谈个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