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麒麟小说网 www.qlh03.com,最快更新秦岭秘事最新章节!

    第六十章

    早晨,一抹阳光透过树梢,穿过厅堂,照进一间药房。药房里各种中草药散发的味道充满房间。上千个抽屉内装满了近千种中草药,每个抽屉上都有墨笔书写的这些中草药的名称。这间药房,正是名震三秦的太白药库,从这间药房配出的各种药方不知治愈了多少人的病疼和挽救了多少的生命。

    座落在太白山下的这处医坊,名字叫太白医草院,院长就是享誉西北的“鬼手神医”——武天佑。

    武天佑为何被江湖人称为“鬼手神医”呢?他有怎样的人生和传奇呢?

    在四十八年前冬季的一个漆黑的夜晚,武天佑出生在秦岭北麓一个贫苦的农家。那一夜,啄木鸟在这户农家房前屋后的树上不停地捉虫子,把树木啄的咚咚响。武天佑的父母都是极相信鬼神说的人,就认为自己的孩子长大以后一定会不同凡响的,起码能像啄木鸟一样成为一个治病救人的医生的。

    在武天佑出生的这个小山村,大人们都有一种本领——会识别和采集秦岭山里的各种名贵中草药。一方面人们靠售卖中草药勉强度日,一方面人们用这些中草药治一些简单的病症,缓解无钱就医看病的困难。

    这个小山村和周围的小山村一样,都有一名村医,他们虽然医术不高,但大多都是祖传的手艺,会治疗一些常见的病症。

    说来也奇怪,自武天佑八岁时,就常常跑到距家不远处的王姓村医家,看他为村民望、闻、问、切治病。时间久了。年幼的武天佑居然能识别出绝大多数中草药,并能熟练记住它们的名字,并背熟了一些治疗常见疾病的药方。

    王姓村医是家传的医术,本不想外传,但看到两个儿子都对治病救人不感兴趣。就慢慢喜欢起武天佑这个好学的孩子。

    在元朝社会,可怜的秦岭山里人除了面朝黄土背朝天修理地球外,很难有其他发展的机会。当一名大夫,给人看病,是当时村民们羡慕的营生,但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好的。这需要文化和天质。也可以说是万里挑一。

    做一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大夫,确是非常艰难的。有许多村医到老死都默默无闻,达不到医界所要求的高度。

    父母看到武天佑喜欢医术,就很高兴。把他送进村内的私塾学文化,希望等他能写字读书后让他再正式拜师学医。

    在武天佑十五岁时,常见字的书写和读各种书籍都已不成问题,父母就带他正式向王姓村医拜师学艺。王姓村医很高兴地收下了武天佑这个学徒。

    三年后,武天佑可以代替师父给方圆百里的乡民们治些简单的病症。人们从此在秦岭内的各处山峰中都可以看到武天佑采摘各种中草药的身影。

    武天佑二十二岁时,已全部掌握了王村医的所有医技。看到呆在村里,对自己的医术也没有提高,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水平。武天佑决定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去闯一闯,拜名师,搜集民间良方。他要成为像三国时华佗一样家喻户晓的名医。

    在奉元路长安县,他拜访了名医曹德春、李海、王子望等人。在兴元路,他和陕南名医张德、周黑娃、沈河等人互相切磋,成为挚友。

    他带着简单的行李,一箱医疗器械和中草药,一布袋医书。一边为百姓看病,一边周游各地。一路向大都赶去。

    元惠宗至元元年(即公元1335年),已经三十一岁。过而立之年的武天佑,离别妻儿,告别父母,终于一路颠簸来到京城大都。

    武天佑是幸运的,他出生的这个时代正是各种医学思想日臻成熟的时代,全国各地名医辈出,医学成就达到空前的繁荣和高度。

    武天佑早就听各地名医说:“大都才是医学人才聚集的城市,才是各种医学成就高度集中的地方。”武天佑崇尚“金元四大医家”。

    在武天佑这个时代,“金元四大医家”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已经名震天下,他们的医学成就和学说已经流传朝廷内外,广泛在民间验证。

    刘完素创立医学“寒凉”理论,注重冷热、寒凉邪气对人体的侵袭、影响,用药讲究药物的“诸药之性,各有其功,温凉寒热,补泻宜通。”在理法上,他十分强调“火热”之邪治病的重大危害。因此,后世称其学说为“火热论”。在治疗上,他主张用清凉解毒的方剂,故后世也称他作“寒凉派”。刘完素是金初河间人(今河北河间人),卒于南宋庆元六年(即公元1200年),著有《宣明论方》、《三消论》、《伤寒直格》、《素问玄机原病式》等医学专著。

    张从正(公元1156年——公元1228年),金朝睢州考城县部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王庄寨乡吴屯或河南省兰考县小宋集北四里北沙岗)人。金朝四大名医之首。张从正对于汗、吐、下三法的运用有独到的见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扩充了三法的运用范围,形成了以攻邪治病的独特风格,被医界称为“攻下派”的代表,也称其为“攻邪论”理论家。张从正将疾病产生的病因总归于外界不同邪气的侵袭。他强调邪气致病,他认为疾病的产生主要是邪气的作用,若先补其正气则真气未旺,反而助长邪气的作用,更损伤正气,反而使人体正气得不到恢复。就象鲧治理洪水以筑堤之法,由于不疏通河道,反使洪水得不到控制。祛邪之法有似于治洪水疏通河道,反而使邪气得以祛除,正气得以康复。他提出“陈莝去而肠胃洁,症瘕尽而营卫昌”的观点,认为通过攻邪之法。可以调畅气机,疏达气血,“使上下无碍,气血宣通,并无壅滞”。从而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张从正著有《儒门事亲》、《张氏经验方》、《伤寒心镜》等医学专著。

    李东垣(公元1180年——公元1251年),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从师于金朝著名医学家张元素,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他的主要著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用药法象》、《医学发明》、《兰室秘藏》、《活发机要》等医学书论。

    朱丹溪出生于公元1281年,字彦修,名震亨,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人。因家乡有条美丽的小溪叫丹溪。由于他医术高明,治病往往一帖药就见效,故人们又称他为“朱一帖”、“朱半仙”。朱丹溪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说,创阴虚相火病机学说,善用滋阴降火的方药,为“滋阴派”(又称“丹溪学派”)的创始人。主张顺应阴阳之理,提倡男三十、女二十而后娶嫁。把理学的‘主静‘、‘收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