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中国各个朝代末年每逢乱局中,总会有一些人有着不同的想法。比如说就当年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城,南方数省大军竟然没有一只军队北上勤王,可怜的咸丰帝只好出逃到承德,留下比他更加可怜的恭亲王奕欣在北京城和英法联军打交道。在敌人还没有打进北京城的时候已经有不少文官大臣们私底下商议。商议什么?不外乎就是投诚而已。
从古至今。文官这一群体,尤其是那些所谓的清流大多都是说一套做一套。明末时,面临李闯的进京,他们集体投降了一次,而等清军入关的时候,他们又是集体投降了一次,这一次中华军入京。他们再投降一次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数千年历史里。文人士子这个群体里尽管会有几个脊梁挺的笔直的人,比如文天祥等,但是绝大部分的人文士子都是一群人尽可忠的货色,都说数十年寒窗苦读只为卖与帝王家,但是他们并不在乎这个帝王是谁。
每当到了国家生死关头的时候,叫嚷着战争的是他们,最先投降的也是他们,然后投降外了还说一些良禽择木而栖、识时务者为俊杰之类的话,生怕天底下的人都不知道他们的嘴脸一样。
刘尧对于那些表里不一的清流很痛恨,可是像杨彪这些朝中老臣很是看重,可是身边想郭嘉,刘伯温这些谋士都不在身边,刘尧摸不准这些事是否是真心投靠于他,只得找些话了来试探。
司空刘弘算是刘尧的叔叔辈,从刘尧的话里自然是听出了刘尧不信任他们,为了释疑,只有他才合适。刘弘来到刘尧身边,拿出一份信递给刘尧,“王爷,这封信可以为你解释。”
刘尧把刘弘给他的信拆开仔细一看,这信是远在扬州的卢植写给他的,信的内容就是卢植他们几个老家伙已经在秣陵准备好了迎接何太后到秣陵移居。而话里的意思就是自己的这些老同事都是拥护他刘尧的,他们之所以前来寻找刘尧,也是卢植通过他的关系联络上这些老家伙的。
有了恩师卢植作为中间人,刘尧对杨彪他们的诚意也是增加了不少。于是就把自己大军出发的时间透露给了他们,暗示要抓紧时间准备好细软随自己一起出发到扬州。
离别告辞之时,杨彪把自己的儿子杨修拉倒一边,对刘尧说道:“燕王殿下,老臣听闻你在荆州开设了书院,哪里集中了我大汉大量师资人才。希望王爷有机会把我儿子带进书院里面,让他跟着那些大儒多学习一些。”
看着还在年幼的杨修,早就见识了很多东汉末年超级谋士的刘尧都有些震撼,当然不是对杨修的才华,而是他被曹孟德杀害的原因。杨修出身弘农杨氏,他是杨震的玄孙,杨彪的儿子,出身世代簪缨之家。《后汉书》说"自震至彪,四世太尉"。为人好学,有俊才,建安年间被举孝廉,除郎中,后担任丞相曹操的主簿。当时曹操军国多事,杨修负责内外之事,都合曹操心意;又《世说新语·捷悟篇》载四则杨修展才之事,他的才华曹操亦曾自叹不如。后杨修数次助曹植通过曹操的考验,然而曹植日加高傲,杨修本想和他疏远却不能,亦不敢,曹操亦因知道曹植受杨修之助才通过考验,颇为气愤,后来他曾写信给杨彪中提到:"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即欲直绳,顾颇恨恨。"最终于建安二十四年秋天,被曹操以"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凡罪犯收杀,杨修叹息:"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杨修特殊的才华其实就是对曹操意图的洞察力。用夏侯敦的话来说,就是“公真知魏王肺腑也”。杨修就像是一个高明的心理专家,在“众人皆醉”之时,他却可以“独醒”。他总是可以准确的掌握曹操的心理动态。在杨修面前,曹操就像是被人扒光了衣服,所有的秘密都一览无遗。曹操本来就生性多疑,他当然不会愿意自己的部下将自己完全看透。在部下面前,曹操更愿意保持一种神秘感,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部下。而曹操的大部分部下对曹操的意图的确是常常摸不着头脑。可曹操的种种小把戏却无法瞒过杨修,本来杨修把握住曹操的意图也就罢了,可他却不肯将之藏在心里,反而屡次把曹操的意图解释给别人听。这样一来,曹操所追求的神秘感便荡然无存,他对部下的控制力无疑也会随之减弱。于是,当杨修再一次从一根“鸡胁”中看出曹操退兵意图,并毫不顾忌的将之告诉夏侯敦时,曹操终于对杨修忍无可忍,他以“乱我军心”为名,将之杀死。可怜杨修看穿了曹操这么多次,却始终没有看出曹操早已经对自己死了杀心,还是一如既往地将四处传播曹操的各种意图想法,最终导致自己被杀。从这点来看,杨修也并没有完全看透曹操。
“把这个孩子留在我这里吧,我回扬州的时候就把他带着。”刘尧当场就愿意把小正太杨修收入囊中,他的这一表现倒是把杨修的父亲杨彪激动不知所措,感谢了刘尧一番,就把儿子留在了这里,回家而去。
“杨修,你老爸把你留在我家,你就没有什么说的吗?”刘尧拉着杨修在花园里说这事,问着他。
“刘大哥,这有什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