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齐卢双方还在战争准备之中,两省民众便已经开始遭受种种痛苦,拉夫、强当、勒饷、兵劫等事情接连发生,军队所过之地交通阻滞市面停顿民不聊生。宜兴、昆山、嘉定、太仓、松江、青浦等地的难民开始涌入上海,战争的阴霾笼罩在市民心头,国债暴跌,市场萧条,人心惶惶。
第一面红丝带会旗在上海滩升起,闸北北部一片平整出的荒地上支起了数百顶白色帐蓬,8月31日无国界医生上海行动部闸北难民营开始接收难民。
同日,作为第一路军预备队驻扎昆山的江苏第76混成旅因湖北第五混成旅士兵强*奸民女事件与友军发生摩擦,苏军第一路军司令宫邦铎派员调解,9月1日19时,张仁奎部奉命沿沪宁线回撤,划入第二路军作战序列协防宜兴。
关键的一步已然按计划实施,苏军自断一臂,卢系成功离间自是窃喜不已,宋阳一方目的达到,虽不至于举杯相庆倒也不必作出凄凄然的模样。但宋阳的心里却不敢有一丝的放松,走出了这一步只不过是为后续计划作个铺垫或者说找到了借口,关键还是要看后面的战事,即便诸事遂愿最后的果实会不会摘到手也还未定,毕竟一个混成旅三四千人在这动辄十数万人的战争中还是太弱小了,没有靠山没有奥援如果不能及时掌控卢系残军,到最后很可能就是为别人作了嫁衣。
江浙战争是第二次直奉战争的前哨战,历史上张仁奎师父并未参与后来的战事,一是南翔、黄渡之战中损失惨重元气未复,二是与齐燮元起了矛盾。
因何起隙宋阳不是很清楚,自然也不能开口去问师父,估计他自己现在也不会知道。但宋阳不会也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建立在还没拿到手的战果上,如果行动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所有的努力都将前功尽弃。孤木难支,师父必须要有一个够份量且足以信任的支持和强援,这是一个保证胜利果实的后盾同时也是为宋家拉来的又一支重要力量。是整个计划的最后一环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这方面宋家向来未有涉足无法帮他,只能另觅他途。在这个问题上宋阳考虑得很多,在这最后一环没有扣上之前宋阳不会把后面的计划拿出来,那样对师父对宋美龄对青帮对自己都是不负责任的,可江浙战争这个机会又不能放过,这个强援又能是谁呢?寻寻觅觅之际让宋阳自己都有些没想到的是,这最后一环居然就是在推测师父与齐燮元因何起隙时扣上的。
宋阳原先的推测张齐起隙多半还是因为江浙之战后待遇不公造成的,在南翔、黄渡的作战中第76混成旅损失惨重,战后退回江北未及休整补充。齐燮元又令张仁奎部移兵镇江抵挡奉系大军,这就有些抱别家的孩子下油锅自己不心疼了。不过当时因奉系步步紧逼,齐燮元这么做也只能说是无奈之举,深究起来谁也不能说他的不是。但其中的一句话却引起了宋阳的兴趣,‘张仁奎驻兵镇江以监视之’,监视谁?1924年12月26日,奉军第三旅褚玉璞进驻浦口,更远一些的张宗昌部才抵达徐州。那张仁奎带着一部未及休整补充的残兵去镇江能顶什么事?又能监视谁?
手指在地图上划了一圈,忽然一顿。一个名字出现在脑海中——马玉仁!
张仁奎拒绝移防镇江而未参与其后的战事,其一是不愿意放弃苦心经营了十年的经济重镇南通,其二就是不愿意受命去监视马玉仁。宋阳分析,以师父的性格。第二个原因所占的比重可能更大一些。
马玉仁(1875-1940),字伯良。其人一生虽然也是苦逼一个,但其结局却要比师父光彩得多了,马玉仁是1940年1月与日军作战中战死的,真真正正当得起‘抗日英雄’这四个字。
而齐燮元却正好相反,他是个大汉奸,是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处决的。不过这人倒也硬气得狠,在军事法庭上还留下过一段名言:‘汪*精*卫是汉奸。因为他听日本人的;蒋*介*石是汉奸。因为他听美国人的;毛*泽*东是汉奸,因为他听苏联人的。我齐燮元不是汉奸,因为我只听我自己的’。这个民国年间所率部队屡战屡败官却越做越大。一生‘只听自己’的‘斜眼司令’齐燮元做出此举有三个目的:一,第76混成旅已被打残不堪再战,索性将这支冯国璋的旧部送去前线当炮灰,一了百了。二,如果再让张仁奎占着南通怕是那些有功的部下会心怀不满,是利益再分配的需要。三,马玉仁同样也不是齐燮元的嫡系,让这两个同出徐宝山门下的私盐贩子相互起隙更利于齐燮元掌控军队掌控全省。
他这斜眼算盘打得聪明,可别人也不是傻瓜,张仁奎、马玉仁又怎么可能上这个当,何况他还忘记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马玉仁也是青帮弟子,是和张仁奎一样的青帮‘大’字辈前辈。
马玉仁十一二岁时为生活所迫开始随父亲贩卖私盐,十三岁其父病故,生活重担落在三姐和他身上。十五岁时,马玉仁因帮邻人打死一名土匪外流他乡,边做临时工边拜师学艺。几年后回乡为了生计又重操旧业做起了贩卖私盐的勾当,不过他这次做得有些过火,生意越做越大头脑发热便有些拎不清斤两,渐渐发展成了大盐枭、大盐霸称雄一时,竟然武装起来耀武扬威招摇过市公然与官兵作对,也是在这个时期马玉仁加入了庆帮(青帮)。与官兵这个最大的黑*帮作对可以想见他的下场,被官兵追捕马玉仁走投无路之下投靠了当时还是扬州游击统领的徐宝山,结识了青帮同道师兄张仁奎。
民国成立后,马玉仁、张仁奎随徐宝山投靠了袁世凯,马玉仁任第四十七团团长,就隶属第二十三旅张仁奎部。1916年,马玉仁升任江苏第一混成旅旅长驻防扬州,张仁奎任江苏第76混成旅旅长,不久调防南通。
1917年。冯国璋委任马玉仁署理淮扬镇守使,同年张仁奎兼署通海镇守使,次年实授。
1920年7月,马玉仁代理第一、五混成旅合编而成的江苏陆军第二师师长。1922年2月,奉命将江苏陆军第二师改为江苏陆军第三师,该师下辖第五旅、第六旅,马玉仁仍任师长。1923年11月14日,马玉仁获北京政府授将军府衡威将军,张仁奎获授将军府杰威将军。江浙战争暴发后,马玉仁的江苏第三师和张仁奎的江苏第76混成旅同属苏军第一路军序列。在沪宁线并肩作战。
第二次直奉战争直系战败后,奉军进抵江苏、安徽,给直系的浙江督办孙传芳造成压力。1925年9月,杨宇霆接任江苏督办。力图肃清江苏的奉系以外的势力,遭陈调元、张仁奎等苏军将领抵制。孙传芳乃于10月5日率浙军分为五路进攻奉军。1925年10月17日,马玉仁、白宝山、张仁奎等江苏各师旅长致电段祺瑞及中*民‘响应浙军,会师宁镇,驱逐奉军’,孙传芳、马玉仁、张仁奎等21位将领推吴佩孚任讨贼联军总司令。1925年10月27日。除了原有的五个军外,孙传芳任命江苏、安徽、江西各师、旅长白宝山、马玉仁、张仁奎等为11个军的司令(马玉仁、张仁奎分任第七军和第十军司令)。张仁奎率第七十六混成旅和马玉仁的第三师在滁州、蚌埠集结,并肩作战击败了奉军。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